1952年,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《科尔沁草原的人们》改编的电影剧本《草原上的人们》,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,而歌曲《敖包相会》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。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回到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,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。1953年,电影《草原上的人们》上映,由王树理、吴秀云首唱的这首《敖包相会》也随之飘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。
“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,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?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,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……”随着《敖包相会》一歌的广泛传唱,人们都知道了蒙古族聚居的地区有个叫“敖包”的东西,并且认定它就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约会谈恋爱的地方。其实不然,“敖包”是蒙古语音译,有时还译为“鄂博”、“脑包”等。在蒙古族的习俗中敖包是祭祀大地神灵的场所。敖包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,被认为有风水的地方。它不是房屋,也不是祠堂,而是在固定地点堆起的圆形石头堆。祭祀敖包的习俗与萨满教的神灵观有一定关系。后来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,祭祀敖包的习俗被按佛教的宇宙观改造了。其外延不论有什么样的变化,敖包在蒙古民众的心目中始终是神圣的化身。蒙古人在路过敖包时都要向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,顺时针方向绕上三圈,然后磕头祈求大地神灵的保佑。
敖包祭祀通常在每年的五月十三或六月二十四日进行。祭祀敖包结束后还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,以此增添欢乐吉祥的气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