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东铁路1896年—1903年由俄国修建,以哈尔滨为中心,西至满洲里,东至绥芬河,南至大连,路线呈丁字型,全长约2400公里。初名“东清铁路”,民国后改称“中国东方铁路”,简称“中东铁路”。日俄战争后,南段(长春至大连)为日本所占,称南满铁路。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苏联控制全部中东铁路,改称中国长春铁路,简称中长铁路。解放后该铁路移交中国,分为滨洲线、滨绥线、哈大线三条铁路线。中东铁路自1898年至1903年,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我国东北地区分断修建。根据当时的勘测数据,中东铁路东西干线加上南部支线全长2380俄里,即2522.8公里。经过百年的路权斗争,中东铁路的路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终于完全回归中国中东铁路.又称东清铁路、东省铁路,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,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。
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,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“丁”字形铁路。中东铁路干线西起由满洲里入境,中间经过海拉尔、扎兰屯、昂昂溪、齐齐哈尔、哈尔滨直至绥芬河出境,横穿当时的黑龙江、吉林两省;支线从哈尔滨向南,经长春、沈阳等,直到旅顺口,纵贯吉林和辽宁两省。中东铁路干线和支线总长2437公里,是沙俄帝国连结欧亚两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。